员工工作

员工党建

党团之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第二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清明祭奠英魂、烈士精神永存”
发布时间:2023-04-12

      广东省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孕育了许多优秀的革命者,伟德1949官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第二党支部依托广州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以“校史-英雄史-党史”为主线举办党日活动,弘扬先锋精神,宣传红色革命文化,增强党员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本次活动共分两个部分,一是组织党员进行英雄史学习的线上专题分享,传承先辈爱国精神;二是集体前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扫墓,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邱诗瑶、乔净、刘鑫兰、张馨萌和吴岭娜等党员同志以线上会议的形式向支部成员分享了叶挺、杨殷、陈铁军、恽代英、叶剑英等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

 

      线上学习成果展示

 

(节选图:英雄史学习专题线上部分内容展示)

 

      陈铁军“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的革命精神、叶挺“烈火与热血中永生”的革命意志、叶剑英奋勇作战的革命斗志、恽代英“故人生死各千秋”的革命豪情、杨殷出色完成情报工作的革命才智等事迹让支部成员们重温了激昂慷慨的革命岁月,亦不敢忘英烈铮铮铁骨。

      学习了英雄史后,党支部全体成员于4月5日到达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开展扫墓活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公园。
      支部党员以折千纸鹤、写哀思寄语、献鲜花等形式寄托哀思,表达敬意。在共同瞻仰广州起义纪念碑并献花后,党员们分组前往叶剑英元帅纪念碑、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四烈士墓等地,为烈士墓献上鲜花、驻足默哀、追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活动记录

      

     

 

     

(支部党员开展纪念活动图片记录)

 

(支部小队成员在四烈士墓前合影)

 

      对于本次党日活动,支部党员表示接受了思想的洗礼,感触良多,同时表示今后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履行党员义务,让青春在奋斗中发光发热。

 

      支部成员感悟节选

 

01

 

许闻笛:烈士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性命救亡图存、保卫祖国,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要珍惜当下,更要深刻理解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意义。

 

02

 

张龙欣:安葬在此的陈铁军烈士毕业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在广州起义失败后被叛徒出卖,与周文雍同时被捕,在敌人的刑场上举行了革命者婚礼。她于我是先辈、是同乡、是员工,还是“ 同龄人”——她牺牲时,年仅24岁。先辈的事迹告诫我要珍惜和平,更要热爱祖国;要学习和传承他们的奉献精神,让他们的英雄事迹代代相传、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流传。

 

03

 

赵舒雅:微雨纷纷,哀思无限。今天沿着烈士陵园的石子路,看着肃穆的雕像和聆听英雄的事迹,仿佛和烈士们一起走过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英勇无畏的先辈为祖国事业和人民幸福献出宝贵生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守卫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我无比自豪,同时也深感重任在肩。蝴蝶缭绕青墓,青年献上心意,这份爱国情、强国志一定会被后辈铭记与传承。致敬这些勇敢无畏的人民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04

 

郭可萱:《论语·学而》里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烈士们虽已长眠地下,但他们的精神与青山同在,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今日成就来之不易,幸福生活并非从天而降,而是无数先烈用血与泪换来的。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伟大斗争精神,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去!

 

05

 

吴岭娜:在清明时节前往烈士陵园扫墓时,我看到了一对青年员工烈士:陈铁军和周文雍。1925年,周文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隔一年的春末,陈铁军也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为掩护工作,二人假称夫妻秘密活动,以他们的小家作为根据点,以生命为盾保卫党的革命伟业,从此两人意志、精神、信仰、还有感情紧密相连……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几人能求得万全?起义失败后,迎接他们的是黑色的牢笼和冰冷的锁链。1928年2月6日,冬春交际的广州寒风凌冽,二人被押往红花岗。他们高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陈铁军语气坚定:“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结婚的礼炮吧!”革命者的婚礼举办在红色木棉花绽放的春天,他们的血肉之躯倒下了,但他们的精神永远站立着、呼号着。以他们为先锋榜样,无数青年在党的带领下前赴后继、顽强拼搏,创造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中国青年运动史、斗争史、奋进史。

 

06

 

周薇: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半圆状隆起的墓冢里沉睡着五千七百多名烈士的英魂,他们的名字和故事被埋藏在巨大的坟丘之下,没有姓名的历史有时更让人难掩悲伤。陵墓周围,40只石狮子守护着他们的英灵,也同他们一道守望着这盛世华夏。那些长眠于沃土的故事或许不为人知,但那些跨越时空的精神依旧绵延不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后人回望这段历史,于墓前深切缅怀时,那些红烈如火的杜鹃与木棉,那些万古长青的劲松与青杉无一不是前人的宽慰和祝福,是对后人无尽哀思的宽慰,亦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好明天的深深祝福。

 

07

 

窄长新:在去广州烈士陵园参观前,我思考了此行的意义。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在继续寻找着答案。忽而,我看到墙上有一处醒目的标语,写着:英雄是民族最鲜明的坐标。我们今天和平稳定的环境,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因此,我们应当铭记那段历史,我们应当学习和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而清明节正是这样一个契机,我们来到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感受革命氛围,传承革命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应当缅怀我们的民族英雄,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坚定理想信念,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青春在奋斗中发光发热。

 

      撰稿:赵舒雅、窄长新  

      摄影:张龙欣、王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