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职务: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数字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研修经历:
2017年9月-2021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
2019年9月-2020年2月,美国普渡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
2021年10月-2023年4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生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四史(新中国史)》
承担研究生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代表性成果:
论文:
《数字社会中欲望的重构与反思》,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10月,独立作者。
《拉康对弗洛伊德欲望理论的吸收、转向及其现实价值》,载于《湖北社会科学》,2022年2月,独立作者。
《数字交往的发展阶段、隐忧及其未来实践》,载于《青年记者》, 2023年2月,第一作者。
《数字时代大众文化的特征及其现实效应——从本雅明的大众文化理论出发》,载于《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2年10月,第一作者。
《数字时代的自主生活与人道主义乌托邦———读<我们的未来:数字社会乌托邦>》,载于《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年5月,独立作者。
《“救赎”的历史观与激进政治行动——齐泽克对本雅明的吸收与回应》,载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年6月,独立作者。
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国际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2&ZD318)项目子课题二“基于全新理论模式的中国国际传播转型升级研究” (重点内容四)负责人。
获奖情况:
2018—2019年度北京大学哲学系党性教育读书班 “优秀领队辅导员”。
2019—2020年度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
联系方式:
kangyq8@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