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罗嗣亮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
学术兼职: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理事、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
研究领域:毛泽东研究、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与实践、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研究
研修经历:
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哲学系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2002年7月-2003年8月,任国有企业办公室秘书
2008年7月-2010年7月,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教育学院(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党史党建研究所)从事团队博士后研究
2017年1月-2018年12月,借调到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工作
2010年7月-现在,在伟德1949官网(更名前为社会科学教育学院)任教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生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导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承担研究生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代表性科研成果:
专著:罗嗣亮:《现代中国文艺的价值转向:毛泽东文艺思想与实践新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收入《广东社会科学年鉴2015、2016年合卷》;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论文:
(一)毛泽东研究
1.罗嗣亮:《毛泽东关于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思考及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17年第3期全文转载。
2.罗嗣亮:《毛泽东与一九五八年民歌运动关系考论》,《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14年第4期全文转载。
3.罗嗣亮:《毛泽东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初步探索》,《求索》2024年第1期。
4.罗嗣亮、江秋飞:《“第二个结合”:出场逻辑、结合理路和实践原则——以毛泽东妙用中国神话典故为例》,《毛泽东研究》2023年第4期。
5.罗嗣亮、韩伽伽:《从“两个结合”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研究》2022年第4期。
6.罗嗣亮:《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的战略思考》,《毛泽东研究》202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22年第2期全文转载。
7.罗嗣亮:《立足“东方”与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性——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文化建设相关论述研读》,《现代哲学》202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20年第6期全文转载。
8.罗嗣亮:《延安时期毛泽东对革命文艺“民族化”的思考》,《现代哲学》201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20年第2期全文转载。
9.罗嗣亮、马丽:《植根于群众路线的党内协商民主何以可能?——七千人大会前后毛泽东的探索及启示》,《现代哲学》201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18年第4期全文转载。
10.罗嗣亮、陆智乐:《党的文艺事业要抒写和歌颂党和人民——从毛泽东诗词塑造党和人民的艺术形象说起》,《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年第12期。
11.罗嗣亮:《伦理·认知·制度——治国理政视角下的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学术论坛》2018年第6期。
12.罗嗣亮:《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与政治关系思想对现代文艺转型的意义》,《学术交流》2015年第4期。
13.罗嗣亮:《“双百”方针:毛泽东对新中国文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成果》,《理论学刊》2013年第7期。
14.罗嗣亮:《文学艺术的“社会生活转向”——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与生活关系论的价值意蕴》,《现代哲学》2013年第3期。
15.罗嗣亮:《毛泽东与文艺知识分子的价值冲突》,《现代哲学》201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16.罗嗣亮、黄寿松:《中国文艺的现代转型——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奠基性意义》,《现代哲学》200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
17.罗嗣亮:《延安时期毛泽东文艺普及思想的政治图解》,《现代哲学》2006年第5期。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与实践
1.罗嗣亮:《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战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年第2期。
2. 罗嗣亮:《以人民为中心铸牢文化自信》,《光明日报》理论版,2018年10月8日。
3.罗嗣亮:《乡村文化振兴要处理好五对关系——基于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的分析》,《党的文献》2021年第6期。
4.罗嗣亮、郭文亮:《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轨迹与改革路径——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视角》,《理论学刊》2012年第4期。
(三)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研究
1.罗嗣亮、韩伽伽:《延安红色基因与新时代党的执政话语建构》,《现代哲学》2024年第1期。
2.罗嗣亮、赵晓:《新时代习近平对“坚持独立自主”的话语建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3.罗嗣亮、江烜:《习近平关于党的形象建设的思考和探索》,《党的文献》2018年第3期;《红旗文摘》2018年第8期主体转载。
4.罗嗣亮:《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审美维度与和谐社会的审美化构建》,《求实》2012年第10期。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结项获评优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4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等省部级课题4项。
获奖情况:
2023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结项优秀
2017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21年获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党史教育优质课例展示活动一等奖
2023年获广东省政协理论征文一等奖
2022年获广东省政协理论征文二等奖
2021年获广东省政协理论征文二等奖
2012年获广东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
2007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海珠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南校园文科楼伟德1949官网,510275
电子邮箱:luosil@mail.sysu.edu.cn
(以上资料截至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