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三农”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术经历:
2005年9月-2017年6月,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先后获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期间曾在农业银行广东中山分行工作
2017年7月-2022年4月,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博士后、特聘专职副研究员
2022年5月-今,伟德1949官网,副教授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生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承担研究生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学术论文:
1.陈奕山:《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生产要素的整合和流动:演变过程及其启示》,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年第1期。
2.陈奕山:《农时视角下乡村劳动力的劳动时间配置:农业生产和非农就业的关系分析》,载《中国人口科学》2019年第2期。
3.陈奕山:《小农户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处境变化》,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4.陈奕山:《1953年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投工的变迁过程和未来变化趋势》,载《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第3期。
5.陈奕山:《人情:中国的一种农地租金形态》,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6.陈奕山:《农业家庭经营的适应性及生产社会化服务探析——基于对农业生产过程和非农生产过程的比较》,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7.陈奕山:《重启农业生产过程研究》,载《开放时代》2022年第1期。
8.陈奕山、吴重庆:《“去能—赋能”视角下的小农户发展研究》,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第5期。
9.陈奕山、吴重庆、张慧鹏:《以县域为中心的乡村振兴: 城乡关系演变与县域经济发展》,载《南方经济》2021年第8期。
10.陈奕山、纪月清、钟甫宁:《为什么土地流转中存在零租金——人情租视角的实证分析》,载《中国农村观察》2017年第4期。
11.陈奕山、纪月清、钟甫宁:《有偿VS无偿:耕地转入户的异质性及其资源配置涵义》,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12.陈奕山、纪月清、钟甫宁:《新一轮农地确权:率先发生在何处》,载《财贸研究》2018年第3期。
13.陈奕山、钟甫宁:《代际差异、长期非农收入与耕地转出稳定性》,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14.陈奕山、钟甫宁、纪月清:《农户兼业对水稻杀虫剂施用的影响》,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15.钟甫宁、陈奕山:《务农经历、受教育程度与初次外出务工的职业选择》,载《中国农村观察》2014年第3期。
16.杨思敏、陈奕山:《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扶贫资产管理——基于在南方贫困县Y县的调研》,载《农村经济》2022年第6期。
17.陈奕山:《乡村振兴与乡村青年人就业问题》,载《青年探索》2022年第1期。
18.纪月清、顾天竹、陈奕山:《从地块层面看农业规模经营:基于租金与地块规模关系的讨论》,载《管理世界》2017年第7期。
研究课题:
1.高校基本业务费项目“农时视角下的农业生产和乡村劳动力就业研究”,2019-2020,已结题。
2.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新一轮农地确权对农村耕地流转关系的影响研究”,2018-2019,已结题。
3.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子课题“从农民合作入手构建乡村为发展主体的路径研究”,2018-2019,已结题。
获奖情况: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博士后考核优秀
《中国农村观察》年度(2017)优秀论文
南京农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联系方式:chenysh7@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