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邓华,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1.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管理学学士、辅修英语专业
2.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法律硕士
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学博士
4.挪威奥斯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访问学者
5.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第52届国际法研习班(ILS)文凭
6.北京大学&瑞典隆德大学人权硕士项目证书
7.瑞士卢塞恩大学人权法实施课程项目证书
8.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冬季课程项目证书
研究领域
国际公法、马克思主义法学
主要工作经历及学术兼职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2.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第71届大会研究助理
3.中国第13-20届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全国选拔赛组委会核心成员
4.中国第12-14届红十字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评审法官
5.牛津大学2019年和2020年普莱斯传媒法国际模拟法庭亚太分赛区评审法官
6.国际刑事法院中文模拟法庭2021年正赛阶段评审法官
学术论文
截至2021年9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独立发表中英文论文13篇,其中近五年代表性论文包括:
1.《国际法院对强行法的发展:规则和方法》,载《南大法学》2020年第3期,第75-94页。
2.《国际法院认定环评规则为习惯法的路径、方法和局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7期,第67-81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2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国际法院认定习惯国际法之实证考察——对“两要素”说的坚持抑或背离?》,载《武大国际法评论》2020年第1期,第19-33页。
4.《国际法院对习惯国际法的“断定”:对象、手段和功能》,载《中国国际法年刊》(2017),第128-155页。
5.《国家官员外国刑事管辖豁免问题最新进展述评》,载《国际法研究》2016年第4期,第114-128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16年第11期全文转载,同时被收录于《走向繁荣的国际法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十周年所庆纪念文集(《国际法研究》卷)》)
6.《人权国际司法保护及其限度:基于对“蒂默诉荷兰”案的反思》,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6年春季卷,第360-372页。
参编教材
朱文奇主编:《国际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21-2023年)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2018-2021年)
3.北京市国(境)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2016-2017年)
4.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项目(2015-2017年)
5.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年)
主要学术奖励
1.联合国奖学金(2016年)
2.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17年)
3.中国法学会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优秀论文奖(2015年)
4.第四届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18年)
5.北京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9年)
6.上海国际法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16年)
7.“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法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15年)
8.上海国际法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15年)
近五年主要学术会议及报告
1.第7届亚洲国际法学会双年会(Asi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Biennial Conference)(马尼拉,英文报告“Upholding or Deviating from the ‘Two-element’ Theory: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by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2019年)
2.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国际法研习班员工大会(ILS Alumni Conference 2019)(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参会研讨,2019年)
3.南开大学第十四期“法学工作坊”(天津,主讲《国际法院对强行法的发展》,2019年)
4.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国际评论》第901期《城市战》新书发布研讨会(西安,英文报告“The Use of Explosive Weapons in Populated Areas and Its Reverberating Effects”,2019年)
5.北京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暨“变革世界中的国际法新使命及中国话语的构建”研讨会(北京,中文报告《国际法院对强行法的发展》,2019年)
6.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十周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治”国际研讨会(北京,中文报告《国际法院对强行法的发展》,2019年)
7.中国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西安,中文报告《国际法院对强行法的发展》,2019年)
8.亚洲国际法学会地区会议(Asi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Regional Conference)(北京,英文报告“Ident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s Customary Rule by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Path, Methods and Limits”,2018年)
9.第四届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杭州,中文报告《对“两要素”说的坚持抑或背离?——实证考察国际法院认定习惯国际法的“言行不一”》,2018年)
10.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期“人大国际法沙龙”(北京,主讲《国际法院认定环评规则作为习惯法的路径、方法和局限》,2017年)
11.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刑法与国际人道法前沿问题”研讨会(北京,中文报告《国家官员外国刑事管辖豁免的“限制和例外”——基于对国际法委员会第八份报告的分析》,2017年)
12.第六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北京,中文报告《国际法院认定环境影响评估规则作为习惯国际法的路径、方法和局限》,2017年)
13.美国国际法学会年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华盛顿特区,参会研讨,2017年)
14.挪威奥斯陆大学学术沙龙(奥斯陆,英文主讲“Identification of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by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2017年)
15.欧洲中国法研究协会(European China Law Studies Association)第11届大会(罗马,参会研讨,2016年)
16.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第52届国际法研习班(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Law Seminar)(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合作英文报告“Consequences of Jus Cogens in Treaty Law beyond Invalidity”,2016年)
联系方式
denghua5@mail.sysu.edu.cn
denghua5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