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人才

硕士生导师

邓华 副教授
发布时间:2024-09-11

 

 

 

基本情况

邓华,法学博士、博士后,伟德1949官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涉外法治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法基础理论、国际争端解决、马克思主义法学等。

 

教育经历

(1)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法学博士(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

(2)挪威奥斯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访问学者

(3)北京大学 & 瑞典隆德大学,人权硕士证书

(4)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法律硕士、管理学学士(辅修英语,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优秀毕业生)

(5)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第52届国际法研习班(ILS)文凭

(6)荷兰海牙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冬季课程项目证书

(7)瑞士卢塞恩大学,人权法实施课程项目证书

 

主要工作经历及学术兼职

(1)2024年4月至今,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2021年9月至2024年4月,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3)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4)2015年至2019年,参与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专题研究,任国际法委员会研究助理(2019年,联合国欧洲总部)

(5)2014年至2024年,中国第13届至第22届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全国选拔赛组委会成员

(6)2022年&2024年,任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和红十字国际学院组织的“国际人道法暑期班”讲师

 

学术文章及研究报告

【中文论文】(均为独著)

(1)《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对习惯国际法的重申、认定及“重构”》,《交大法学》2023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24年第1期全文转载)

(2)《罪刑法定原则与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对习惯国际法的发展》,《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8期

(3)《终结有罪不罚抑或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对国际法委员会“官员豁免专题”中“国际罪行例外条款草案”的批判》,《国际法研究》2022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23年第4期全文转载,《法学文摘》2023年第2期转载)

(4)《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第十四届全国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论坛”综述》,《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1期

(5)《国际法院对强行法的发展:规则和方法》,《南大法学》2020年第3期(修订版收录于吴大华、王秀梅、石经海主编《刑事法治新求索——陈泽宪教授七秩华诞祝贺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23年版)

(6)《国际法院认定环评规则为习惯法的路径、方法和局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7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2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7)《国际法院认定习惯国际法之实证考察——对“两要素”说的坚持抑或背离?》,《武大国际法评论》2020年第1期

(8)《国际法院对环境影响评价义务的新发展——基于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两案的判决》,《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法律评论》2018年第1期

(9)《国际法院对习惯国际法的“断定”:对象、手段和功能》,《中国国际法年刊》(2017),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10)《国家官员外国刑事管辖豁免问题最新进展述评》,《国际法研究》2016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际法学)》2016年第11期全文转载,同时收录于《走向繁荣的国际法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十周年所庆纪念文集(《国际法研究》卷)》)

11)《人权国际司法保护及其限度:基于对“蒂默诉荷兰”案的反思》,《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6年春季卷

12)《简论人权普遍性的一种证成方式——以“文明相容的人权观”为视角》,《人权》2016年第3期

(13)《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在国际法中的演进和实施》,《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法律评论》2015年第3期(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报告引用,A/CN.4/692(2016))

14)《非世贸涵盖协定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中的适用问题研究》,《国际法研究》第六卷(2012年)

【中文报刊文章】(均为独著)

15)《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南方日报》2023年9月26日第A11版:理论周刊·新知(“学习强国”全文登载)

16)《从马克思主义国际法的批判视角反思习惯国际法》,《羊城晚报》2023年10月20日第A6版:理论(“学习强国”全文登载)

【部分英文文章及报告】(除特别说明,均为独著)

(17)“Reflection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Jus Cogens by the ICJ in the Advisory Opinion on the Legality of Israel’s Occupation of Palestinian Territori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LC Draft Conclusions on Jus Cogens”, EJIL: Talk! (27 August 2024, Blog of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18)“Upholding or Deviating from the ‘Two-element’ Theory: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by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 Asi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Biennial Conference, 2019, Manila, Philippines)

(19)“Ident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s Customary Rule by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Path, Methods and Limits” (Asian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Regional Conference, 2018, Beijing, China)

(20)What can China Do to Develop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and Justice Furth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5 Revista Tribuna Internacional 19 (2016)

(21)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 and the Advancement of the Right to a Fair Trial in China,  FICHL Policy Brief Series, No. 69 (2016), Torkel Opsahl Academic EPublisher, Brussels, 2016 (included in the ICC Legal Tools Database)

(22)Consequences of Jus Cogens in Treaty Law beyond Invalidity” (Report written by Hua Deng and the other participants of the 52nd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Law Seminar, see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Commission (Sixty-eighth Session, 2016), Official Records of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Seventy-first Session, Supplement No. 10 (A/71/10), paras. 353-365)

参编教材

(1)参编《国际法与国际争端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朱文奇主编)

(2)参编《国际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朱文奇主编)

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21年至今)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2018-2021年)

(3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2015-2017年)

(4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5年)

 

荣誉奖励

(1)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优秀博士后研究报告(2021年)

(2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思政组特等奖(2022年)

3)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第十一届校级本科公司产品二等奖(团体奖,2023年)

4)北京国际法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9年)

5)第四届“法治与改革国际高端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18年)

6)北京市优秀博士毕业生荣誉称号(2017年)

7)联合国奖学金(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Law Seminar,2016年)

8)上海国际法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16年)

(9“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法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15年)

10)中国法学会第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优秀奖(2015年)

联系方式

denghua5@mail.sysu.edu.cn

denghua5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