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员工动态

员工动态

荐读|《南方》杂志刊发公司硕士生李思涵文章《从三个维度看“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8

      2023年4月23日,《南方》杂志2023年第8期“悦理轩”板块,刊发公司2021级硕士生李思涵文章《从三个维度看“调查研究”》

 

 

文章摘要

 

      调查就是去发现矛盾,研究就是去分析矛盾,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要解决矛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精准把控局面,从容应对考验。

 

全文转载如下

 

说到“调查研究”,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1961年。那一年是我们党历史上著名的“调查研究年”。事实上,重视调查研究,历来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并将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先后到湛江、茂名、广州等地,深入企业、港口、农村等进行调研,与干部群众亲切交谈,更是一次生动而深刻的调研示范。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再提“大兴调查研究”有何深意?要弄清这个问题,可以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维度进行考察。

如果说调查研究是在吹响事业发展的奏鸣曲,那么真理的指挥棒往往能奠定乐曲的基调。

从理论来源看,大兴“调查研究”,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大兴调查研究恰恰是新时代掌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必然要求。

调查研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实践活动,既包括全面了解客观情况的调查,也包括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的研究。可以说,调查就是去发现矛盾,研究就是去分析矛盾,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要解决矛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精准把控局面,从容应对考验。

从理论发展看,大兴“调查研究”,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来看,每一次飞跃,都不是共产党人坐在书斋里凭空想象创造出来的,而是靠长期且广泛深入人民群众的调查研究而形成的。

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已渗透进理论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其自身也被吸纳进理论体系中。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亦永无止境。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更需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照亮前方道路。为此,必须充分发挥调查研究连接实践和理论的桥梁纽带作用。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重温党史可以发现,党的百年奋斗发展史就是一部鲜活的调查研究史。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知灼见,字字珠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异常艰巨,中国革命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调查研究明晰现状、认清国情,从而解决了怎样进行中国革命的问题。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横亘在眼前的是如何在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东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难题。这无先例可循,只能靠自我摸索。面对困境,我们党并未望而却步,而是利用调查研究这个重要法宝,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扫清障碍。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调查研究也是屡立“奇功”。

1978年9月,为了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邓小平同志在结束对朝鲜的访问后,前往我国东北三省、天津、河北等地进行了一次十分重要的调查研究活动,发表了“北方谈话”;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各种声音的质疑,邓小平同志南下深圳、珠海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表了“南方谈话”,讲清楚了一系列困扰束缚人们思想的重大问题。“北方谈话”和“南方谈话”,都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扬调查研究这个优良传统的表现。

此后,党和国家在制定重大决策以及进行理论创新时,都将调查研究置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党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就把“改进调查研究”摆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与此同时,通过一次次调查研究,党也逐渐形成了科学的调查研究理论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对调查研究的应用也愈发得心应手。

从承载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到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将调查研究真正融入了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历史生动地表明,当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时,党的事业就能稳步推进,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反之,当忽视调查研究,主观臆想脱离实际时,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打击,停滞不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这既是对历史的凝练,也是历史赠予的有效经验。

对于谱曲者而言,求真务实方能续写乐曲旋律。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一以贯之的重要原则。我国目前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也迫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从国际视角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题。但不稳定、不安全、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了新的动荡变革期。

从国内视角看,党100多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连串乘风破浪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推向了关键期。但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也层出不穷,接踵而至。

从党内视角看,一方面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党也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但另一方面,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存在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

实践决定认识。没有实践,正确认识也不会自发进入人的脑海中,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党内严峻复杂的问题也不会自行呈现实质并主动消解。因此,调查研究就显得难能可贵,显得很有针对性。

从搜集发现矛盾出发,经过综合分析矛盾,走向解决矛盾的终点。可以说,调查研究从来就不是仅仅为了调查研究这个行为本身而存在,而是作为中介系统,承担着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使命;同时,由于理论与实际常常存在割裂,作为联系二者的桥梁,调查研究也具备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以更好改造世界的能力。因而,在暗流涌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尤为凸显。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必须立足当下、顺时应势,以问题为导向大兴调查研究,深化对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挖掘真问题,找到真办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