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公司“中国道路与文明发展论坛”系列讲座第九十七期在文科楼223会议室顺利举行。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哲学系吴重庆教授应邀作题为“学术期刊与时代思潮:基于《开放时代》的讨论”的专题讲座。公司经理林进平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吴重庆教授从《开放时代》的办刊理念、常设栏目、历届开放时代论坛主题、历次开放时代工作坊议题以及历年专题等五个方面展开介绍。
其次,吴重庆教授通过细述历届开放时代论坛的主题,以点明本次讲座思考的问题,即关于时代思考的问题。他指出,自2004年起,基本每年举办一次开放时代论坛,讨论的议题很多具有前瞻性,体现了对时代的思考。比如,2004年举办的第一届开放时代论坛主题为“大学改革与通识教育”,较为前沿地探讨了教育如何避免过于学科化以及“通识教育”的意义。2008年举办的第六届开放时代论坛以“古典西学在中国”为主题,探讨比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更早时期的“古典西学”来丰富对西学的认识,拓宽中国的西学研究思路,使之不再局限于启蒙运动以来的西学框架。2009年举办的第七届论坛主题是“中国海外研究”,强调要改变以往多为“海外中国研究”的状况,而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也需要投入更多学术力量去研究海外,并应该有更多制度上的支持。2018年举办的第十六届论坛以“中国话语”为主题,探讨是否有扎根于中国本土的社会科学的一些概念和中观层次的理论,强调要形成中国自己的学术自觉和理论自觉。而第十七、十八、十九届论坛则在探讨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研究中国:中国社会是在实践中、具体情境中时刻发展变化的,因此要研究中国社会,就要有实践的社会科学,要打通学科壁垒,鼓励多学科研究方法,从学科性学术发展到问题性学术。
再次,吴重庆教授简要介绍了历次开放时代工作坊的议题,指出,相比于开放时代论坛,开放时代工作坊研究的议题更为聚焦。如2015年的第一次工作坊议题为“社会经济史视野下的中国革命”,讨论“新革命史”。2016年第三次工作坊议题为“学术共同体”,探讨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生态的形成路径。2017年第五届工作坊议题为“技术与社会”则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哲学的有关问题。而2021年第九次工作坊议题为“中国传统学术资源与当代社会理论发展”,讨论能否从中国传统学术资源(如儒家、道家、法家)中汲取营养,形成当代中国社会理论。
最后,吴重庆教授展示了《开放时代》的历年专题。他指出,每一期论坛讨论形成的成果都会在下一期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试图回应现实关切问题,把握时代方向。
林进平教授就讲座内容分享体会为本次讲座作总结。他表示吴重庆教授站在办刊人的视角给我们分享了《开放时代》一路走来的历程,也详细介绍了《开放时代》的主题、栏目、专题等,这启迪我们在投稿时要充分了解刊物特性,但同时也要避免过于注重刊物的特性以使学术研究的自主性受限。林进平教授勉励学子,学术研究不能太过功利,要保持学术自主性和独立思考。同时不要过于焦虑,要结合历史和现实思考、判断,形成自己的学术感知和判断,把学问做扎实。至此,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