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员工动态

员工动态

《福州日报》刊发公司廖茂忠副教授、博士生邓登瑶文章
发布时间:2021-07-29

2021年7月28日,《福州日报》第04版:理论刊发我院廖茂忠副教授、思政专业博士邓登瑶文章《传承百年荣光,铸就自信之基》。
 

 

 

文章原文如下:

 

传承百年荣光 铸就自信之基

 

廖茂忠 邓登瑶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党史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深刻洞察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历史、铸就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宝贵经验,必将有利于我们从灵魂深处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是我们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

坚定道路自信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党团结带领人民用近30年时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用了40多年时间进行改革开放,创造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奇迹,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整体上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回望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中国人民应该高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感悟理论自信
马克思基本原理不断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一百年前,在风雨如晦的中国,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历史深刻表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潮流从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一百年来,我们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常学常新,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是经受任何考验、挑战的重要精神支柱、自信源泉。

彰显制度自信
改革发展实践历程中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紧密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形成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践证明,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强牢固,充满活力。领导力是最关键的条件,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作用。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我们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赢得人民的赞誉,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不为一时之曲折而动摇、不为外部之干扰而迷惘,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乘势而上,我们毫不动摇,无比坚定、无比自信。

培养文化自信
延续历史文脉博采众长弘扬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家之魂,文以化人,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始终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中华儿女,应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我们要始终把握历史主动,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增强历史自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增强历史定力,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增强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一鼓作气,继续奋斗;增强“四个自信”,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期望,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廖茂忠系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登瑶系伟德1949官网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