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4年11月8日第2974期32版“世纪中大 山高水长: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出版社重磅推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校史资料汇编》”
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一代代中国人为建设教育强国、振兴中华民族不断探索前行。其中,高等教育的布局与学科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支撑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柱。作为国家战略的“双一流”建设名校,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鲜亮红色基因和卓越品格追求。 筚路蓝缕,创造辉煌。百年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秉承伟人志业,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汇聚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名家大师,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今日的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和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扎根广州、珠海、深圳办学,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文化传承等方面,展现中大担当,做出中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历史的节点全面理一个大学的发展历史,能够深入历史的脉络、把握发展趋势。2024年11月12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值此世纪华诞之际,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博物馆(校史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伟德1949官网党委的领导下,历经数年在系统搜集整理校史相关文献基础上编纂的《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校史资料汇编(1924-1950)》(全27册,共60本),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出版社正式出版,旨在深度挖掘与系统梳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悠久的办学传统、鲜亮的红色基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推动新时代的大学文化建设和爱国爱校教育,助力学校“双流”建设。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校史资料汇编》书影
以史为鉴:全方位反映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
1924年,孙中山先生执“为社会福,为邦家光”之信念,持“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之精神,亲手创办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2024年11月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即将迎来百年校庆,学校于2020年1月18日决定启动“百年校史研究项目”,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博物馆(校史馆)负责,组建由校内专家与师生组成的校史专项研究团队,进行校史资料的收集,推进校史研究,并开展百年校庆重点出版项目的编纂工作。
校史研究是一项严肃的学术性工作,全面地掌握资料,是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编纂工作首先从档案搜集寻求突破。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自诞生至今,数次迁校易址,又经历炮火和战乱,档案文献不免散乱,即使幸得保存,也因炮火和风雨而面目沧桑。编纂团队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并得到国家有关档案部门、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单位的档案馆、云南省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市档案馆,以及其他地区,包括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办学相关的市、县档案部门等的大力支持,终于汇集了珍贵的校史原始档案七万多幅,形成校史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另一项更为广泛、大量的工作,是汇集校内外、境内外的各种中外文校史资料。
百年校史研究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迫于项目的开展顺序、资料收集程度、研究时间等因素,经过四年多的搜集、整理、编纂、编校等工作,在世纪华诞的前夕,百年校史研究的首期工程《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校史资料汇编(1924—1950)》终于杀青付梓。这套总字数达3460万的校史资料图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注重思想性、学术性、创新性,从资料上体现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校史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和重要样本的地位与作用。全书的资料收录范围起于1924年国立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前身国立广东大学筹备时期,迄于国立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改名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1950年。每年为一册,共27册;有的年份因资料丰富又分为数本,全书共60本。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校史资料汇编》书影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校史资料汇编(1924—1950)》以编年体的形式,汇编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历史时期的规章制度、人事任免、经费筹措、教学管理、学术科研、团队建设、抗战迁徙、师生风貌等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重在凸显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历史地位、办学定位、学术创新、教学特色,以及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重要、转折、节点意义,并能反映学校红色血脉的史事等。从中可以管窥风云激荡的历史背景,映照1924—1950年间中国大学的生存困境、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使命与担当。所涉文献类型丰富,包括日记、书信、报纸、期刊、文集、丛书、类书、专书、会议记录、社会调查报告、考察记录、回忆录、学术论文、研究专著、照片等近20种资料,从多个角度生动地展示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历史,也从侧面呈现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面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教育意义。
首先,从这套校史资料汇编中我们可以看到,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从1924年创办伊始,就将“做大事”,即为中国建设培养人才作为办学理念。一百年来,随着祖国命运的浮沉,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也几经辗转,从广州越秀文明路到天河石牌,从粤西罗定到云南澄江,从粤北坪石、连县到粤东兴宁、梅县等地,再到广州珠江南岸康乐园,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依然克服万难,坚持办学,为中国的教育、科研等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在百年的办学历史中,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汇聚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名家大师,学术文脉积淀深厚。多位著名学者曾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任教:文学有郭沫若、鲁迅、郁达夫等,史学有傅斯年、顾颉刚、陈寅恪、岑仲勉等,语言文字学有赵元任、王力、商承祚、容庚等,哲学有冯友兰、何思敬等,社会学有李达等,农学有邓植仪、丁颖、陈焕镛等,地质地理学有杨成志、吴尚时等,医学有柯麟、陈心陶等,生物学有蒲蛰龙等,另有著名教育学家,如庄泽宣、崔载阳、许崇清等。
再者,孙中山先生对其亲手创办的“文学校”的学术期待是:“大学之旨趣,以灌输及讨究世界日新之学理、技术为主,而因应国情,力图推广其应用,以促社会道义之长进,物力之发展副之。”这一理念深刻体现了现代大学的基本要求:不断创新、服务社会、培养有责任感的人才。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秉承这一理念,始终致力于开拓新的学术格局、丰富学术内涵,不断探索和倡行新的学术方式,努力践行以学术服务社会的理念,并在这一过程中,推动新知的发展。
红色基因: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中国共产党之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在学校的筹建以及教育实践、建立党组织、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陈独秀是筹备建校的代表人物之一。1926年1月,国立广东大学(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前身)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支部,拥有党员60~70人;随着党员队伍的扩大,1927年1月,国立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设立了中国共产党总支部。1926年6月,广东大学设立“政治研究班”,其教授群体中最活跃且发挥突出作用的有张太雷、恽代英、阮啸仙、熊锐等共产党员。1926年10月创办的妇女运动人员训练所,所长由邓颖超出任,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员工陈燮君(后改名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女主角)主持日常工作;一批共产党员出任授课教授,由此培养出一批中国共产党妇女干部。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具有悠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研究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别是华南地区传播与实践的重要基地。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校园里,还留下中国共产党著名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人频密的活动足迹。毛泽东多次到这个大学的校园出席各类集会。1926年8月14日,他出席在这里召开的“中华农学会”第九届年会,并在会上致辞,号召大家下乡去指导农民。周恩来也先后在校园里做过“基督教与帝国主义”和“国民革命当中之工农运动与员工运动”等演讲。
工匠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出版工作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百年校庆活动突出学术为魂,注重凝练和弘扬百年中大的优秀文化,用先进文化鼓舞人心、影响社会。作为学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出版社责无旁贷,对于承担校史资料汇编的出版任务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中,多位编校人员本科与研究生均毕业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历史系、中文系等各院系,他们长期出版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及其历史相关的图书(如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中文系组织编纂的“中国语言文学文库”,截至目前共出版41种),对中大的历史人物、事件及百年发展历程和文化非常熟悉,这些特点和经验均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该项目图书的主体内容。
近年来,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出版社承担了多项大型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图书如《明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共11卷)、《清代战争全史》(共9卷)、《南岭走廊契约文书汇编(1683—1949年)》(共5卷)等的出版工作,在古文献和近代文献的整理和出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高质量地做好校史资料汇编的审校和出版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即使前面积累了强大的编校力量和丰富的出版经验,《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校史资料汇编(1924—1950)》仍然是一个具有巨大挑战性的出版项目。全书涉及文献类型近20种,所涉时间跨度较长,数量庞大而形态各异,这对于体例的统一来说是个较大的难题;文献以档案为主体,且强调优先采用最原始的一手资料,很多原文献因年代久远、印刷或手写等因素导致漫漶残缺,字词识读困难重重;其中大部分内容产生于民国时期,当时的文字风格、语言习惯与现行规范有较大差异;其中的差错、缺失、冗余等情况千差万别。针对这些编校难点,中大出版社在作者编纂初期就开始介入,共同商讨制定整理及编校体例。在广泛参考兄弟院校已出版的同类或相近文献的基础上,制订了包括档案文书、用字处理、格式统一等8个编校规范,相关参考资料共计260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手册,以此指导全书的编纂和三审三校工作,对内容的政治性、科学性、实用性、学术性进行严格把关。大型的出版项目从来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大出版社充分预估和认识到校史资料汇编的出版难度,特别将其当作2024年度压倒性重要工作,举全社之力精诚付出。从文字编校、装帧设计、印刷制作等,都力求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校史资料汇编》书影
历史样本:在探索中国现代大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步于19世纪晚期。由于创办之初,遵循哪一种管理体制、教育体制,并没有统一的观点,因此早期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制度规范、学科发展、年度概览等校史相关的资料必然成为近代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早期高等院校的校史,不仅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史也具有重要价值。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成立和成长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不懈努力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在中国近代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正如本书的前言中所说:“如果要问什么是中国近现代教育转型时期具有历史正当性的样本的话,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历尽沧桑而坚韧不拨的恢宏历史表明:她就是这种重要样本之一。”《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校史资料汇编(1924—1950)》为各界人士了解和研究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校史、研究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以及科技文化史提供了基础性的文献和史料。
“观史可明志,知史更惜今。”百年校庆之际,回顾峥嵘岁月,让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更加明确自己在新时代如何立德树人的使命。正如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100周年校庆公告中所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在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建成教育强国的动员令。百年校庆是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发展里程碑式的时间节点,我们将围绕教育、科技、人才等主题展开研讨交流,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弘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传承优良办学传统,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在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服务国家战略、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奋力书写新时代‘中大答卷’。”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出版社也将继续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贯穿于编辑出版工作当中,以将优秀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的出版传播、向社会大众提供高品质的优秀出版物为己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努力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科技强国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