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伟德1949官网新闻

伟德1949官网新闻

学术交流|王立胜教授:从人文经济学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发布时间:2023-09-18

  2023年9月1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教授应邀于文科楼223教室作题为“从人文经济学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术讲座,伟德1949官网经理林进平教授主持。

  

  

  王立胜教授作题为“从人文经济学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讲座

  

  王立胜教授以宏阔的视野梳理了“从人文经济学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一命题的历史生成过程,并围绕人文经济学的基本内涵、学理基础,人文经济学与习近平经济思想内核的一致性,以及在人文经济学的视角下如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四个方面作了学理化阐释。

 

其一,关于人文经济学的基本内涵不同于西方的理性经济学和科学经济学,人文经济学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经济学。这种将人视为其生产目的与手段的经济学,实质上继承与融合了中国自古以来经济发展的两种基本体系,注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科学问题和价值导向问题的兼而量之。在此基础上,王立胜教授进一步从价值理念、阶级属性和劳动者主体性三个方面厘清了人文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本质差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典型案例论证了人文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在统一。

 

其二,关于人文经济学的学理基础人文经济学的要旨在于正确处理好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其关键在于人。要从整体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发展性,在这一问题上,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已然作出了深刻诠释。他进一步论证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经济和文化角度的体现。经济和文化归根到底就是人的所行所思,而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个人都有条件去追求人生的至真至善。此外,一切历史都是由人创造的,经济的发展是人类谋生能力的提升,文化的进步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升华,两者都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一切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此也就达到了其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其三,关于人文经济学的理念与习近平经济思想核心主张的高度一致性王立胜教授强调,要真正学深悟透习近平经济思想,必须紧扣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一中心线索,即强调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而是为了给人民提供更加富足美好的生活条件而生产。人文经济作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在人文环境和精神世界等更高层次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经济形态,正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的重要体现。面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复杂形势,唯有切实推进人文与经济的共生互融,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社会关切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方能实现经济发展滞碍在社会人文领域的破局。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文和经济关系的高度重视,正是其坚持发扬马克思主义问题意识、深入体察实践动态的鲜明体现。

 

其四,关于在人文经济学的视角下如何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王立胜教授指出,人文经济学是考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益理论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离不开对中外经济史和中外经济思想史的考察,并重点介绍了美国加州学派和日本京都学派在中国式现代化起源问题和现代性的多元性上的基本主张。对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显著区别在于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力资源而非自然资源,而正是中国这种以人力为源的勤劳革命的传统与工业革命的联袂,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奇迹,并从人文路径上破解了西方式现代化后继无人的困境。

 

林进平经理作总结

 

讲座临近尾声,林进平经理向王立胜教授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对本次讲座内容作了总结。他表示,本次讲座内涵丰富、发人深省,王立胜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文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内在分歧,阐明了其以人为本而非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守正创新。同时,林进平经理指出,面对学术界纷繁复杂的流派论争,要以批判性的研究思维突破不同学派背后意识形态诉求的迷障,站稳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最后,要用人生砥砺充实学问要义,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