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伟德1949官网新闻

伟德1949官网新闻

学思践悟 | 第九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活动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3-06-09

       2023年5月19日晚,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联合伟德1949官网研究生会在文科楼310室举行第九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活动。本期读书会由黄学胜副教授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文简称《手稿》)导读,柳成雅助理教授主持,王东华助理教授与谈,伟德1949官网三十余名员工参与。

 

学习会第九期马克思主义经典研读活动现场

 

在主题导读环节,黄学胜副教授指出在精读《手稿》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应明确《手稿》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定位。黄学胜副教授以《手稿》的出版问题为切入点,将《手稿》出版后所引起的国内外学界关于“两个马克思”即“青年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的争论娓娓道来。

二是应明确《手稿》的主题和内在逻辑。黄学胜副教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有关《手稿》主题的争论,随后他结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所明确的人类解放主题,阐明了自己关于《手稿》三大主题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行展望。

三是应明确《手稿》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黄学胜副教授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初步实现了对三大思想来源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新的哲学观点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成果,从而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简言之,《手稿》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的最初表达。

 

黄学胜副教授进行主题导读

 

在自由讨论环节,黄学胜副教授就会前会上收集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关于对象化、异化和外化三者的区别,黄学胜副教授强调对象化和外化是中性概念,而异化是否定概念,在私有制之下,对象化就是异化。关于类本质的涵定问题,黄学胜副教授指出马克思在《手稿》中借用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概念,是指人的自由且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并区分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对类本质、人类社会历史、共产主义等问题的不同理解。关于异化概念的“消失”问题,黄学胜副教授指出异化是哲学中的术语,而马克思的理论研究旨在为无产阶级运动服务,因此需要转换成工人阶级所熟悉的概念,所以马克思此后的著作中采取了更为具体的方式来描述社会历史运动过程。此外,黄学胜副教授还与同学们就异化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逻辑关系、经济浪漫主义的批判、资本主义因素在我国的运用、经典著作文本的研究意义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赠书环节

 

会后,黄学胜副教授向读书会现场同学赠予自己的专著《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初表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释读》留作纪念,勉励同学们通过认真研读经典著作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他分享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所需掌握的两层逻辑:文本逻辑和思想史逻辑,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经典著作中的思想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