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深悟透其精神实质与丰富内涵,进一步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火热实践,伟德1949官网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遴选了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扎实、宣讲能力突出的博士研究生,组建博士生宣讲团,从青年视角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党的主张,为校内外青年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铺路搭桥。
各党团组织如有学习需求,可联系伟德1949官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请将附件《学习需求表》(详见评论区链接)盖章后发送至邮箱:zhuangrx3@mail2.sysu.edu.cn,我们会尽快与您沟通]。伟德1949官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竭诚为广大青年加强思想武装和理论武装服务!
伟德1949官网博士生宣讲团成员及宣讲内容如下:
宣讲人:陆智乐,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宣讲内容简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宣讲人:邹志鹏,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时代的问与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宣讲内容简介:课程旨在全面分析党的二十大关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帮助受众深入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性、必然性和原则方法。整个课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世界怎么了?”主要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诞生的世界背景,分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与挑战。第二部分“中国怎么了?”主要分析当前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发展问题和要解决的矛盾任务。第三部分“中国怎么办?”主要阐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则和方法。
宣讲人:龚义惠,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团结奋斗创造新伟业——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宣讲内容简介:二十大报告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为题,明确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通过回顾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关于“团结奋斗”的论述,总结历史、把握规律,指导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前进路上会遇到许多惊涛骇浪的考验,我们要以团结奋斗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宣讲人:刘婷玉,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以“三个务必”引领新时代青年党员担当作为》
宣讲内容简介:如今部分青年党员缺乏对党创立之初艰难历程的体会,因此容易淡忘初心使命,背离艰苦奋斗,惧怕亮剑斗争。针对青年党员的思想现状,需要以创新理论引领其在新征程上主动担当作为。“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体中国共产党人发出的政治号召,在思想上要求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谦虚谨慎,在行动上要求全党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体现了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的高度统一,从而激励新时代青年党员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奋勇前行。
宣讲人:范星星,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
宣讲内容简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深刻影响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立足马克思的实践人学观,结合国内与国际发展格局,依据最新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当前科学素质培育现状,以科学精神为引领,充分发挥科学普及作用,为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做有价值的理论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宣讲人:高妍,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科技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宣讲内容简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和战略支撑,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科技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对于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具有重要作用。青年一代如何成为科技人才助力祖国高质量发展呢?让我们一起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注社会生活,做好人生发展规划。
宣讲人:廖亮,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宣讲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必须坚持“两个结合”。那么究竟何谓“两个结合”?为什么要坚持“两个结合”?如何坚持“两个结合”?请聆听伟德1949官网博士生廖亮带来的《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宣讲人:林煊,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踔厉笃行新时代使命》
宣讲内容简介: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领悟新时代背景下民族的复兴路径、国家的发展战略以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休戚与共,唯有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道路,响应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方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逐梦青春,不负韶华。
宣讲人:刘梅,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两弹一星”精神》
宣讲内容简介:世纪伟人腾飞梦,百年复兴富强。“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埋头苦干,不畏艰难,推动我国航天科技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刷新纪录,谱写了追赶、并跑、超越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不断继承和发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宣讲人:刘淑仪,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全过程人民民主:意蕴、优势与路径》
宣讲内容简介: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一重大理念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全局性,阐述并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内涵、范式特征、理论视野和道路方式,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民主思想,打破并超越了西方国家“精英民主论”和“西方文明中心论”。这一重要论述标志着中国对人类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诠释着中国在新时代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出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与中国智慧。
宣讲人:刘颖育,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通向共同富裕之路:二十大收入分配政策》
宣讲内容简介: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推进形成“橄榄型”社会收入结构是我国迈入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标志,坚持发展适应新时代经济现状的收入分配政策是维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二十大报告准确把握我国收入分配方面的基本国情,从宏观全局出发,立足基本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本次宣讲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一、介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二、深入把握二十大报告中收入分配政策的文本内涵;三、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理解收入分配的作用。
宣讲人:马健怡,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砥砺“斗争之志”,奏响“奋斗强音”》
宣讲内容简介: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理想之光、信念之火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勇毅前行。本宣讲旨在通过回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发扬斗争精神的历史进程,深刻感悟党越是在形势复杂和任务艰巨时越是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在危难时刻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道路的曲折敢于斗争。百年党史表明:“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敢于担当,勇于斗争,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带来了不竭动力。
宣讲人:马燕,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奋力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宣讲内容简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切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集中体现我们党的宗旨使命,深刻反映社会主义本质,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本次宣讲从党的领导、中国特色、造福世界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并结合实际号召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宣讲人:马振,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宣讲内容简介:报告将从战略定位、大会主题、实践基础、理论指导、基本路径、根本保证、团结要求等七个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解读,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青年员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紧密结合,引导青年学子进一步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新时代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激发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生动力。
宣讲人:苏琦童,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宣讲内容简介: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擎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征程上,必须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宣讲人:王咏怡,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宣讲内容简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二部分的标题,也是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中提出的新表述。课程主要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分析“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在何处,一是第一次正式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二是第一次拓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逻辑;三是第一次阐释“两个结合”理论创新新经验的深刻内涵;四是第一次系统概括“六个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宣讲人:赵玲玉,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宣讲内容简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今年两会的高频热词,是国际社会的聚焦重点。我们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如何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本次宣讲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题,分三个部分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第一部分:“文明形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维度;第二个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三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新”意蕴。
宣讲人:钟远鸣,博士研究生
宣讲题目:《以数字化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农村基础》
宣讲内容简介: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数字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尤为明显,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铺设以及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应用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同时,数字化也使我国原有的城乡差异以城乡数字鸿沟的新形式呈现出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数字化既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手段,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将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提供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