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上午,伟德1949官网“中国道路与文明发展论坛”系列讲座第一百一十八期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南校园文科楼310会议室举办。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森林教授作题为“实证哲学批判: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伟德1949官网林钊教授主持。
讲座现场
刘森林教授以实证哲学的发展背景导入,梳理了谢林、费尔巴哈和马克思三人思想观点的联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为与会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刘森林教授从对实证哲学误解入手,呈现这一问题背后的学术背景。一直以来,实证哲学的标准是孔德的实证主义。虽然孔德在实证主义领域的成果丰硕,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也可能阅读过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的一册,但马克思接触到的并深受影响的“实证哲学”主要是晚期谢林式的“实证哲学”。人们对实证哲学的解释也更多带有负面色彩,
但通过比较论证马尔库塞、谢林、海德格尔等人的思想观点,可以发现,指明“实证性”定义的关键在于“有根据”,随后“根据”才转变为实证主义通常理解的确定无疑的经验事实。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是马克思实证科学的来源之一,但过分抬高或贬低费尔巴哈都是不可取的,理解费尔巴哈必须追究其感性哲学的思想来源,特别是其与晚期谢林哲学的联系。
刘森林教授作学术讲座
刘森林教授指出,在肯定哲学的提出与演变中,谢林的地位不可小觑。费尔巴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批判了晚期谢林的肯定哲学。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证哲学的相关论述看,他们对当时的“实证哲学”和自己正构建领域中已有的“实证科学”都不满意,并试图构建一种“真正的实证科学”。马克思实证性思想的来源不是法学,而是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在马克思那里实证哲学与主体性哲学不可分离。
最后,刘森林教授分享了本次讲座核心问题的四项研究结论:第一,实证哲学是一种时代精神,而且很复杂,不是只有一个类型与模式;第二,马克思对实证主义、实证哲学的态度,取决于如何界定“实证主义”和“实证哲学”;第三,主体性哲学与实证哲学是马克思从德国古典哲学中汲取的两大成就;第四,本质与实存的关系,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经验实证与形而上学的关系,一直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发展之中。
林钊教授分享感悟并作讲座总结
林钊教授向刘森林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本次讲座作总结。他指出,该报告对科学与实证科学,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联作了相当深入的展开。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的思想史演变是最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今天的报告表明,费尔巴哈的形象依然未必是清晰的。而刘老师的讲座恰恰丰满了费尔巴哈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费尔巴哈中未被重视的谢林哲学的一面。刘老师对马克思思想中谢林因素的研究非常值得期待。
与会师生热烈讨论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师生踊跃发言,并就浪漫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证哲学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本次讲座在热烈交流的积极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