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理论认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博党支部联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党支部于2025年1月13日晚在文科楼307室聚焦“第二个结合”主题,开展了“共话‘第二个结合’,碰撞思维火花”的党日活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博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党支部活动合影 廖亮同志以《“第二个结合”相关问题澄清》为题,进行了学习感悟分享。他认为全面深入理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要认清和辨别关于“第二个结合”的一些错误认识:例如将结合庸俗化、简单化;过分拔高或过分贬低传统文化;重契合、轻结合等问题。他特别强调,理论是为人、为现实服务的,而非成为人的束缚,造成所谓的“异化”。廖亮同志深入浅出、生动翔实的讲解内容激发了与会同志们积极的讨论。 廖亮同志以《“第二个结合”相关问题澄清》为题进行学习感悟分享 高妍同志认为澄清社会上关于“第二个结合”的一些错误认识十分必要,并肯定廖亮同志对“第二个结合”相关问题的分析角度新颖。研究“第二个结合”须明确“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对结合中产生的错误要及时进行纠正。高妍同志分析了出现种种误解的原因:一是研究“第二个结合”没有学懂弄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的翻译水平不足;三是仍需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考古研究。 高妍同志进行学习感悟分享 刘淑仪同志认为“两个结合”不是简单的语意上的重复。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一个结合”发展到“两个结合”,是要把“一个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分独立出来,充分肯定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刘淑仪同志进行学习感悟分享 黄烟玉同志认为“第二个结合”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土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一是要夯实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文化根基;二是要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自觉;三是提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国际影响力。 黄烟玉同志进行学习感悟分享 罗小惠同志对如何理解“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她指出,“第一个结合”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一定的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国的文化“实际情况”,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根”“魂”“梦”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根”“魂”“梦”论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侨务工作领域的结合。 罗小惠同志进行学习感悟分享 两个支部的同学就“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的关系、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否存在第一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解释好和宣传好马克思主义等问题各抒己见、踊跃发言,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欢快有趣的讨论环境。此次党日活动,两个支部不仅充分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促进了党建与理论研究的深度融合,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双方党支部的创造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党组织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